close

 

這是鷲神社寄贈的熊手。

熊手就是草耙,

用來耙乾草、落葉等等。

日本拿來當厭勝物(避邪物、幸運物),

就是要把福氣和財富耙進來。

特別裝飾的草耙稱為“緣起熊手”,

會在十一月酉日舉辦的酉之市中販賣,

新年前日本人會把緣起熊手掛在牆上,

當作年飾。

這支熊手有400公斤,

上面有寶船、千兩箱、米俵、

包金、的矢、鶴龜等,

都是招財招福的吉祥物。

中間那張白白胖胖笑笑的臉,

是七福神中的弁才天,

她管財、管音樂、管口才

(基本上是說比唱得好)。

 

熊手後面就是售票處。

常設展在5、6樓,坐電梯從6樓看起。

 

這個日本橋是1:1的複製品。

 

江戶東京博物館的吉祥物 -- 擬寶。

 

日本橋全長約51公尺,

本館展品只做了一半。 

 

德川家康以日本橋為中心

實施“町區劃”(街區劃分),

劃定了武家地、町人(平民)地、

寺院神社的區域。

同時日本橋扇射出去的魚河岸、

米河岸、本材木河岸等

也成為江戶幕府的經濟血脈。

 

日本橋一邊是關西大商家白色牆壁的倉庫,

另一邊是木造建築的魚河岸(魚市場)。

橋上可遠眺富士山和正中央的江戶城。

(圖片借用,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選中日本橋為中心的心理因素在於:

大名們從西方來朝見將軍時,

雄偉美麗的富士山一路相伴,

當他們踏上日本橋時,

巍峨輝煌的江戶城不期然地出現眼前

和富士山並立,

就這樣把對富士山的崇拜置入到了江戶城上。

 

橋的一邊是江戶展區。

這是中村座1:1的複製品。

 

橋的另一邊是東京展區。

 

過橋後,看到江戶城的模型。

天守閣底下的那區是本丸,

右邊比較小的那區是二丸。

挨近天守閣的是大奧,也就是後宮,

裡面只有將軍是男人。

日本沒有太監,好險!

以日本人的性格,如果古代有太監,

這個文化傳統應該也會留下來,

那日本男人就難免被迫多了一項選擇。

 

房屋的最裏側稱為“奧”,

“奧客”就是拖到最裡面處理的客人。

本丸除了“大奧”,

中間叫做“中奧”,是將軍辦公起居處,

最外面稱為“表向”,

是將軍接見外臣和幕臣行政的區域。

 

大廣間是“表向”最大、最前方的建築,

除了讓將軍接見大名和天皇敕使之外,

也可以招待町民來觀賞能劇。

任何人在仰望大廣間的同時,

不自覺地也降服在將軍的權威之下了。

 這個大廣間的規格是最高的,

地板和天花板的高度分做上段、中段、下段,

對照京都二条城的大廣間只有二段。

這是德川慶喜在二条城宣布

大政奉還的實景(假人)。

 

左邊的大廣間經過松之大廊下前往白書院。

赤穗藩主就是在這個松之大廊下拔刀砍人,

害得自己切腹,領地沒收,家臣變成浪人。

所幸47位家臣不屈不撓,復仇成功,

接著全被判切腹,然後出來拍電影。

 

白書院的規格僅次於大廣間,

因柱子和天花板都沒上漆,

保持檜木原色,故稱為“白書院”。

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屋內的壁畫

都是中國古代皇帝的故事。

白書院和黑書院主要用來接見大名,

當他們完成參勤交代後,

大名在告辭時會跪伏在下段之間的門檻邊,

向將軍說一聲:「請好好歇息。」

OS:「恁北才累呢!」

 

日本橋北口的町人地。

家康要建立前所未有的城下町,

規定大馬路寬度要4丈(約12米),

比以前的規格寬了一倍。

 

江戶多火災,

可以的商店都會在後面蓋泥土倉庫,

收藏重要商品、賬本等。

 

大商家屋頂會鋪瓦,

沒錢的就在木板上面點綴石頭,

多少防止被強風掀翻的一種祈望嗎?

 

福井藩的大名(諸侯)屋敷。

 

大名每年都要從領地來江戶參勤交代,

只好在江戶也蓋豪宅。

江戶時代有超過270家大名,

每家在江戶都有一座以上的屋敷,

這些大名的屋敷就佔了江戶1/3的土地。

 

那一大塊空地是有建築的,

地上有寫是什麼屋子。

繞著大名屋敷看起來像是圍牆的,

其實是勤番長屋,

住著隨藩主來江戶的勤番者。

這實在是非常聰明的設計,

因為如果是單純的圍牆就還要養狗,

弄成勤番長屋,比圍牆高又寬,

又可以住人,又難爬,爬了又會吵到人,

真是一舉數得!

 

基本上大名每年都要帶人前往江戶

為將軍服軍務、勞役一段時間,

再返回領地,這就是“參勤交代”。

這個制度會嚴重耗損大名的財力,

錢沒了就不能亂搞花樣,

這樣讓將軍比較有安全感。

23歲的鳥取藩主走了22天,

702公里到江戶。

為什麼走這麼快?

因為太太在江戶作人質,

走太慢會被唸。

 

津山藩藩主的乘物。

等於黑色賓士。

 

藩主的腳。

裡面雖然也寬敞,但拗久了,

藩主的腳也開始發黑,麻了!

 

13代將軍家定的媽媽所用的乘物。

等於賓利+彩繪?

 

陣羽織。

羽織有防寒和禮服的功用,

陣羽織是武將穿在鎧甲外的外套,

可以防寒、防雨,

同時為增強武將的威儀,

通常會做得很亮眼。

有關陣羽織頂出名的一場戲是

豐臣秀吉收服德川家康時合演的,如下:

 

康康:「在下有一個要求。」

吉吉:「蛤?」

康康:「請殿下將身上的陣羽織賜給康康。」

吉吉:「什麼?!你可知道這是信長公賜給我的。」

康康:「是的,殿下將陣羽織賜給我,今後所有的戰事就由康康替殿下效勞!」

 

朋友啊!學會說話好重要啊!

得人疼   

 

話說康康一歸順,

吉吉就找了個機會把他踢到江戶那個鬼地方,

怎麼說呢?

因為江戶幾乎算是一半的沼澤地,

得花大力氣整理。

(圖片借用自網路,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眼前的大河是隅田川,

右起為吾妻橋、兩國橋、新大橋、永代橋,

富士山旁邊的高地就是江戶城。

 

來看看老百姓的生活。

此人從事江戶指物的手藝,

是日式木造小傢俱,

因為只靠木件拼插,

好像是說這個“插”和“指”同音(待考),

所以稱為指物。

 

生小孩的場景。

重點是幫初生兒洗澡的方式,

接生婆用小腿撐著baby洗,

是要小baby趕快站起來獨立的意思嗎?

 

寺子屋(私塾)。

牆壁上掛著武士刀,

可能這位老師有武士的身分,

只是在武士圈沒有比較好的職位,

就來當老師。

江戶時期靠著寺子屋而有世界最高的識字率,

當時的入學率高達70~86%,

英國只有20~25%,

明治維新能夠成功就是靠這個識字率。

 

右邊是垃圾收集區,

左邊是“雪隱”(廁所)。

有沒有注意到那兩間的門只有一半?

京都、大阪的便便門是全罩式的,

江戶卻是半罩式的,

這不是要讓別人看,

而是江戶仔對於外在動態充滿高度敏感的熱情,

即使在如廁時也要保持與外界的接觸。

 

不用說明吧?男士專用的。

 

大號則是男女共用。

因為展場所限,其實底下沒那麼淺。

廁所裡面會貼滿各式廣告,

讓人在裡面的時候不會寂寞,

而且萬一忘記帶草紙時

 

住在長屋的平民也很喜歡看書,

但書籍昂貴,所以以租書為主,

有插圖的小說特別受歡迎。

原來日本的租書業、插圖業都是遺傳來的。

 

 

  請繼續收看下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阿伯樂 的頭像
    阿伯樂

    不露の夜--Blue Page

    阿伯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