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江戶前”是一家”おまかせ”(主廚安排:沒有固定菜單)的料理店,只有10個座位。
用餐過程要2個多小時,適合生日、情人節、結婚紀念日等。以台灣人匆忙的個性,沒有原因的去享用,還真有可能會坐不住。
前菜,醃蘿蔔。在醃漬的鹹味下,蘿蔔的腥味變成另一種甘甜,原本排斥蘿蔔的人如果可以稍微再忍耐一下,就能感受那特殊的風味。
螢光烏賊,來自東京灣。因為眼睛帶有螢光所以在晚上捕捉它。口感的確和台灣小烏賊不同,但老闆說像是螃蟹的質感,我倒是沒感覺到,也許是我螃蟹吃太少了。
鹽烤銀杏。
沒想到銀杏的顏色像是綠寶一般。雖有點苦味,但想到它對健康的幫助,於是含著敬意把它嚥下去,這樣描述好像是說不好吃,其實不會,因為搭配鹽烤,淡淡的苦味很有餘韻。
正式進入主餐,這是澎湖某種魚(老闆有講解,但是忘記了)+梅子醬。第一道用梅子醬,跟前菜有連結感。
海鱺+紫蘇絲。紫蘇在這裡提點出來的味道,讓我有一種原住民料理的感覺,這種感覺從何而來,我也無法說明。
“徹”一人身兼“大將”(廚師老闆)和“板前”(廚師),還要洗碗,刷鍋,真是辛苦,不過我有幫他算一下,一人獨賺,真的是不少,而且不用管理員工,也比較單純,累就累點吧。
某魚+小麥味噌。小麥味噌一進來,日本風味就非常濃厚了。
日本車蝦+松葉蟹膏。車蝦的口感較台灣蝦柔韌。
烤軟絲。
鮭魚+cheese。
“割烹”這種料理形式,廚師可以在“板場”(廚師工作的那塊狹長的“廚房”)與客人互動,客人也可以看見廚師用什麼樣的手法和衛生觀念料理,這的確是一種讓人放心的料理方式。
鰈魚+印度黑鮪。
海膽+干貝+苜之芽。
苜之芽也稱山椒,原住民的馬告也叫山椒,但兩者是不一樣的東西。以前原住民曾為了馬告這樣的香料發起部落戰爭。
烤鮭魚。
照燒雞肉。雞皮已去油,脆而無油,重養生的人今晚也可安心享用酥脆的雞皮。
酷酷的“大將”其實很喜歡和客人互動,不必被他的表情嚇到。
紅味噌湯。
胡麻奶酪。淡甜的奶酪配上胡麻的香味,真怕把舌頭給寵壞了。
今天兩個多小時下來,想,我夫人也是每天這樣餵飽一家子,不同的是我只負責吃,不必花時間看她表演廚藝,這一餐讓我對夫人每天的付出真是由衷的感謝。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