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皇宮特警請預約的參觀團體排隊進入。

御苑不必預約,但御所必須預約。

如果臨時起意想進去,

就到御所西北邊的宮內廳京都事務所申請,

但當天不一定進得去。

 

記得要帶網頁印下來的預約單和所有人的護照。

 

預約方法請看阿北另篇小文  £ 請按我 £

 


檢視較大的地圖 

 

這種建物樣式叫做蔵,也就是倉庫。

 

必須先在這個"參觀者休憩所"等候。

 

導覽會在這裡作行前簡報。

這裡有賣紀念品。

 

阿北發現印有皇室菊紋的皮夾很適合挖的身份。

阿北選了一個金色的,

因為挖和豐臣秀吉一樣很喜歡黃金,

只可惜太便宜,才3000多羊。

 

謹提供兩種京都御所略圖給格友參考。

 

 

京都人對於天皇遺棄他們,自己搬到東京去,

心裡一直很賭氣, 

因此當時官方甚至不敢說出"遷都"二字,

只說是"行幸",

京都人無奈,也只能自我安慰說,

天皇陛下只是暫時到東京走一走。

為了更進一步安撫京都人,

將江戶改名為東京時,還說,

其實Tokyo就是Kyoto倒過來啦,

反正只要能讓京都人爽一點,

怎麼說都可以。

 

宜秋門。

此門原本是天皇專用,

它的斜對面就是御車寄,

天皇的牛車進到御所後,就停在御車寄。

 

御車寄後來成為廷臣上殿時走的玄關。

御車寄有迴廊通到諸大夫の間和其他宮殿。

 

廷臣在諸大夫の間等候天皇的宣召。

 

 

櫻の間是諸大夫之間(從五位下以下之品秩)

 

鶴の間是殿上人之間(從五位下以上之品秩)

 

虎の間是公卿之間(從三位以上之品秩)

"諸大夫の間"也是上述這三間的總稱。

大家按照自己的官階坐在不同隔間乖乖等。

 

導覽說這三間的畫都只用黑色顏料,

阿北想,這誰不知道!

後來再想,她不是說給阿北聽的,

是特別說給那些阿兜仔聽的。

 

新御車寄是為了大正天皇即位加蓋的。

 

 

跟舊御車寄相對照,阿北猜測,

牛車應該是直直地倒檔進入舊御車寄,

而新御車寄則是駕著馬車從兩側進出。

 

桓武天皇建立平安京,

將大內裏(類似現在的御所)設在平安京的北部,

因為木造結構經常燒光光,

一旦被燒,天皇就必須去借住大臣家。

 

光嚴天皇即位,以土御門東洞院殿做為居所,

距離原來的大內裏東方約2公里,

這就是現在京都御所的起源。

 

月華門,裡面就是紫宸殿。

 

拐個彎就看見左邊的承明門和右邊的建禮門。

 

承明門。

 

紫宸殿。

大正、昭和兩位天皇都在這裡即位。

"天皇"這個名稱是聖德太子發想的,之前只稱為"大王"。

日本接受中國"南面而王"的觀念,

因此紫宸殿坐北朝南,

而殿前鋪著白砂的大庭就叫南庭。

 

紫宸殿是天皇即位、朝賀、節會等重大典禮舉行的場所。

中間的高御座和其左側的御帳台,是天皇和皇后的御座,

平成天皇即位時還特地搬到東京使用。

 

承明門是紫宸殿的正門。

這個角度可稍稍瞥見殿前的左近の櫻和右近の橘。

 

古代天皇的親軍稱為近衛府,分左右兩部。

重要典禮時,左近衛部靠櫻花的位置列隊,

右近衛部則靠橘樹的位置列隊,

左近の櫻和右近の橘的典故便是由此而來。

 

橘在日本代表長壽,

而左側本來是種梅花,是受到中國人的影響,

因為中國人喜歡梅花。

後來梅樹枯死了,

喜歡櫻花的仁明天皇就改種櫻花樹,

這表示日本人的美學有了新發展,

已經從唐風文化蛻變出大和民族自己的"國風文化"。

 

建禮門。

建禮門是御所的正門,

只有天皇皇后或外國貴賓駕臨時才開門,

如果皇后單獨來御所,也不能走此門,

必須走建春門。

 

建禮門院在壇ノ浦戰敗時,

親眼看著她娘二位尼抱著她兒子安德天皇跳海,

她自己也只好抱著溫石(類似暖爐)和硯台投海,

但因為太輕,沉不下去,

結果被源氏武將打撈上岸,

當成俘虜送回京城,最後活了59歲。

 

門上的浪濤雕得挺有動感。

 

這種紅白牆是平安時代的建築特色,也是來自唐朝的風格。

 

側門挺矮的,阿北必須低頭才不會K到。

 

前方是御所東側的建春門。

 

在江戶時代是敕使走的門,

明治以後成為皇后、皇太子和外國首相走的門。

皇后單獨一人時,不能從建禮門(正門)出入,

改由此門進出。

 

檜皮葺屋根的介紹。

 

這種屋頂是用檜木皮一片一片疊上去的,

只有皇室和寺院、神社才能用,連幕府將軍都不能用。

檜木皮油份很高,可防水,適合日本氣候,

這些木皮每25年要全部更換,

在這方面,台灣也貢獻不少。

 

日華門。

 

在這可看見左近の櫻和右近の橘。

 

春興殿。

 

這是大正天皇即位時,

為了奉安三神器之一的八咫鏡所建造的殿宇。

歷代天皇即位時,必須擺出三神器才代表正統。

 

壇ノ浦之戰時,二位尼(平時子)對安德天皇說:

「波の下にも都がございます(波濤之下也有帝都)」

然後就帶著三神器,抱起7歲的天皇外孫,投海自盡。

源氏武將見狀,趕緊打撈,

結果只撈回八咫鏡和八尺瓊勾玉,

而天叢雲劍(草薙之劍)只能永沈海底了。

但其實千年下來,八尺瓊勾玉也音訊杳然,

至於春興殿的八咫鏡恐怕也不是原物了。

 

左邊是宜陽殿的一側,前方則通往清涼殿。

宜陽殿內有次將座、公卿座、大臣宿所、納殿及議所。

 

頭上這個迴廊叫做撞木廊下。

迴廊左邊是紫宸殿,右邊則通往小御所。

阿北正要從廊下走向清涼殿,

頭上的那個白色牌子是提醒阿北不要撞到頭,

難怪叫做"撞木廊下", 

日本人情報做得不錯,竟然知道阿北的身高。

 

前面就是清涼殿。

殿前也有一塊鋪著白砂的大庭,叫做東庭,

因為在清涼殿之東。

 

這是紫宸殿的背面。

 

清涼殿。

在平安時代是天皇主要的活動場所。

到了戰國末期,其功能逐漸被御常御殿取代,

現作為元旦的四方拝及其他日常儀式的場地。

 

 

中間的御帳台是休息用的。

御帳台前面的那塊厚榻榻米是晝御座,

天皇白天就坐在這裡發呆享清涼。

 

清涼殿北側的御溝水叫瀧口。

瀧有瀑布之意,把水溝想成瀑布,

果然是皇家的格局。

天皇的護衛武士,在瀧口附近輪值,

因此稱為"瀧口武士",

宇多天皇時,武士的編制有10位。

 

另外還有所謂的"北面武士",

那是上皇的護衛武士,

因為駐守在上皇御所的北面,

故稱為北面武士。

白河院之後,寺院僧兵武力提昇,

上皇也將護衛武士增加到30人。

 

從瀧口望向東庭和紫宸殿背面。

 

導覽介紹12單。

京都是一個盆地,夏天非常熱,

御所建物的設計完全針對夏天,

一律通風就對了,

至於冬天,就要靠自己了,

所以才要穿12單,

但畢竟人不是鐵打的身體,

即使12單加身,臉還是冷到白蔥蔥。

 

菊紋釘隱。

左下方有蜘蛛網。

地方太大,實在不容易維護。

 

御池庭上的櫸橋。

 

櫸橋正對著小御所。

小御所主要舉行皇太子元服及某些儀式,

也是天皇接見武家(將軍及大名)的場所。

 

1868年1月3日,

天皇在御學問所頒布「王政復古の大号令」,

隨後移駕到隔壁的小御所,

進行第一次總裁、議定、參與三職會議,稱為小御所會議,

要求德川慶喜辭去內大臣官職並削封德川家領地。

因此小御所和御學問所是明治維新的關鍵歷史場景。

 

小御所的格窗上半為吊掛式,下半則為嵌入式。

 

御池庭。

池中有三島,為一池三山格局,

中島名蓬萊島,為龜島樣式,

龜背栽松樹取松龜遐壽之意。

 

池邊用卵石鋪成洲濱,

洲濱中間用花崗岩片做飛石伸向水中,

水中再橫鋪條石做成碼頭,

所以御池庭算是舟遊式的庭園。

 

夾在小御所和御學問所中間的蹴鞠の庭。

蹴鞠是踢鹿皮球,讓球不落地,

沒有輸贏的蓋高尚的活動。

 

御學問所。

天皇的大書房,

主要拿來舉行和歌會、御講書等活動。

在御學問所頒布的「王政復古の大号令」內容如下:

 

1、敕許幕府將軍德川慶喜於慶應3年10月24日提出的辭職。

2、廢除京都守護職和京都所司代。

3、廢除江戶幕府。

4、廢除攝政和關白。

5、重新設置總裁、議定、參與三職。

殿內有6室,殿後與八景の間相連接。

八景の間有8室,位於御學問所之後,

古時為關白(宰相)退朝之前的休憩所。

 

從御學問所看小御所。

 

往御常御殿前進,這是御內庭。

 

御常御殿。

到了戰國末期,清涼殿的功能逐漸被御常御殿取代,

一直到明治,天皇都在這邊起居。

怕冷了吧 ! 

 

懸魚裝飾。

 

裡面有15個房間。

 

好深喔!

二条城的屋子可以上去,御所的不能,

這就是幕府已經倒台,天皇還在的差別。

 

讓阿北想到《大奧》裡的門。

 

御常御殿的北面。

 

往下挖的小門,阿北猜是給傭人走的。

 

龍泉門,是御常御殿通往御涼所的一道門。

這道門過去是比較休閒的區域。

包括迎春(茶室)、御涼所、

御花御殿(明治當皇太子時住的御殿)。

更往北去就是中宮、女御和皇子女住的後宮了。

 

御內庭的造景。

傘形的棚架撐著皇家的輕鬆。

前方小屋雖然沒有詳細資料佐證,

但阿北推測是一處叫做錦台的茶室。

 

向前右轉就是劍璽の間。

 

屋椽的這些白色塗料是用蛤仔磨粉後製成的。

 

紙窗也有補丁,皇室也得省。

 

 

牆底下做懸空。

是為了通風、排水還是傳紙條?

 

劍璽の間。

 

御三間,舉行涅槃會、七夕及盂蘭盆會等活動的場所。

 

唸作Omima。

 

左邊是御三間,右邊穿白襯衫的就是沿路監視阿北的皇宮特警。

 

行程結束前的大廣場。

 

 

島原大門也是用同樣的門釘,只是前面那根沒這麼長。

 

行程到此結束,可以就此離開。

阿北團又回到休憩所看一看,發現特警也在裡面!

他們特警真的非常盡責,

一定要把他監視的這一團的每個人送出去才算完。

 

這是皇室7-12月的大事記。

 

相撲人入京也是一件大事!

沒想到天皇跟相撲人交往的這麼密切!

 

這是下一團的監視特警。

 

步出御所。

 

那個冷風機超涼,好一個清涼警。

 

從今出川御門走出御苑。

 

今出川御門對面這兩邊都是同志社大學的校區。

 

 

創校人新島襄寫的良心碑。

 

「良心之全身ニ充満シタル丈夫ノ起リ來ラン事ヲ」

(期待全身充滿良心的青年會出現)

 

今出川御門。

 

 

  

 二条城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阿伯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